他,结缘科大近二十载,置身科研殚精竭虑。
他,文理相融,学融中西;他,十多年,为教为学,孜孜不倦;求知若渴,访北美,赴澳洲。
虽说李老师是一位工科老师,但第一次看到李老师的名字时,便也感受到浓浓的丹青之韵。在采访前搜集资料的时候,他丰富的求学经历以及不胜枚举的科研成就让本刊记者印象深刻。而在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李教授温文尔雅的谈吐、谦虚谨慎的态度着实打动了我,让我见识了一位学者的严谨。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自本科求学到此再到博士,他结缘华中大已近二十载。
难忘南一楼前巍然挺立的毛主席像,青年园里那随风摇曳的别样荷花,老师在华中大走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他求学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是一位典型的工科生,更是一位正统的Huster。从当初的华中理工大学到如今综合性的华中科技大学,他见证了华中大的成长,而母校也见证他从一名计算机学院的学子到如今优秀青年学者的蜕变。
采访前就有师兄告知记者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不要耽误老师午餐以及休息时间,老师平日里很忙很辛苦。有时凌晨两三点还在给同学们发邮件。
问及老师怎样的品质是为师者重要素质时,老师脱口而出两个字——表率。李老师说:“作为一个老师来讲,我认为首先他起的是一个表率作用。在一个人小的时候他会去学习模仿自己周围的其他人,那么学生在学校他所学习的对象包括老师当然也包括他身边的同学。但其最重要的学习对象就是老师,作为老师要做好表率作用。当然老师的表率作用包括多个方面,如学识,为人,做事的方式。也可通过很多方式表现,可以通过平时的学习科研体会出来,也可以是平日里的某些小事。在做科研上一定要专注用心。很多学生在与我还有实验室的其他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感触很深的一点就是,不管做什么都会投入十二万分用心。学生们会觉得我的老师做事都这么认真严谨,那么我也要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一件事。平日里的一些小事上老师也要做到表率,就说实验室的出勤率。实验室有一台指纹机,为了记录学生的出勤率,当然这是硬性的指标,学生不得不去完成的。然而平时实验室的老师当然是不需要指纹打卡的,但是老师们都能保证在没有外派任务的情况下每日出勤。来得勤来得早走得晚,那么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表率。另外,从学识上来说这是一个基础,大学教师的个人素养,学识涵养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已之不知,何以教人。”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智慧的化身,做人的榜样。为师者传道授业,这个“业”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思想。所以教师要刻苦钻研业务,既要做博览群书的“杂家”,更要做熟练和精通本专业的专家。
专心致志做事 自由自在做人
刚入实验室我就注意到一副醒目的红色标语“专心致志做事,自由自在做人”。李老师解释道“前年我曾经在外学习访问,大概有一年在外。回来之后我个人觉得应该给大家有一点启示,就制作了这么一个标语,“专心致志做事,自由自在做人”。当时把这个标语贴出来以后,我还曾想给大家解释解释这其中的含义。我有一个研究生今年三月份刚刚毕业,他在我们实验室内部做了一个关于自己研究生生活体会的讲座,介绍研究生阶段自己的体会,自我的思想以及成长经历,对这个标语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这名学生体会到学校给了他外界所不能给予的经历就是“做什么像什么”, 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专注。把自己融入到学习中,不去想那些不快乐、没意义、无事生非的事情。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集中思想,投入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有专心才能集中精力做事,只有专心对问题的思考才会有深度。专心致志做事,切勿庸人自扰。只有专心致志地将事情做好了,心灵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不会受到羁绊。
在研究生阶段只做一件事就是学习,专注地完成好自己的学业,经营好自己的项目,而学习之余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生活简单而有意义。这样的日子以后也许不会再有,会是人生宝贵的回忆。“当然这个标语不仅仅只是适用于大家研究生这几年的学习和生活,更是我对大家未来的期望。”
平等对话交流 修炼人文素养
李老师在实验室努力营造一种民主、活跃、平等的氛围。他说:“我希望老师在与同学打交道的过程中,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不能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鼓励大家讨论,甚至可以争论,鼓励大家使用苏格拉底发散式思维去思考问题,用罗马民主讨论式来提高同学们的科研层次激发创造力。现在的学生成长在一个媒体多元化的环境里,随时都在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互相都能学到新的东西,也有助于我了解他们每一个人。我的很多学生会认为我对大家要求很高,近乎严苛。其实我一直在强调不管以后你们的学习也好工作也罢,大家对自己的定位还是要高一点,在实际操作上你达到的目标可能会比你之前的预期要更好一些,如果之前对自己定的目标本身就比较保守一点,很容易达到,那么你自己的水平也就得不到很好的提高,不能更好地激发你的潜力。”
《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一直用这句话勉励自己观乎人文,引导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是工科学校,主要搞的是科学技术,但是也不能忽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在今年的本科生入学仪式上,校长李培根演讲的题目就是《文化》。史蒂夫?乔布斯之所以能够成为本世纪最传奇的人物,也是因为他站在了人文与科学的交叉点上。如今华中大培养学生讲求学生要有科技能力和文化能力。虽然我的学生都是工科生,几乎每天都呆在实验室做科研。但是我还是希望他们利用好学校的资源,多参加一些人文讲座,社团活动之类的。在实验室内部,我们实行小组讨论制,在组内会提供很多机会,大家一起讨论发言。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平日的科研,还有同学们最近的生活,读过的书籍,都可以拿来交流。我们实验室有个同学对人文学科历史﹑哲学都小有研究,导师就让他做了一个小的讲座,就自己的体会心得,读书方法谈谈。学生们都觉得十分有趣,在单调的科研之余接触一下这些东西也有助于同学们人文素养的提升。
我们提倡大家去阅读经典论文:第一,通过阅读经典论文,剖析论文,去理解作者当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去理解他们的实验设想和研究思路,去挑错、找漏洞,这样的训练下来,当你再拿到一篇论文时,很快就能领会它的意思;第二,就是让你知道,不论多经典的论文,里面都可能有瑕疵甚至错误,要用批判的态度去读这些东西。
另外,还有部分研讨课程,要求上课的互动比较多,尽可能让学生去表现自己,与人交流,锻炼表达能力。每年我们都会参加一些学术会议,这样他们也就有了在公共场合发言的机会。这也会锻炼学生们去学习如何演讲,如何有条不紊的展开自己的谈话。有一部分博士生在毕业后选择去高校执教,应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试讲。我们实验室的同学在语言表达以及组织能力上表现得都还不错。我们一直强调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功,不仅是专业做得有多么好,还有很多相关环节。组与组之间也会邀请做一些报告。我们也会提供一些国际交流的机会,比如我们每周都跟国外有电话会议交流,与国外的学者到咖啡厅座谈,通过这些互动式的交流学习也可开阔学生的视野。
国内外教学科研环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从学生的角度说,我们国内同学的专注程度不高。这也与我们平时设置的课程、学生活动有关系。国外也会有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但相对而言他们做研究的氛围会更好,更有助于大家专心致志地研究自己的课题。国外的学生在做研讨或者会议时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国内的学生在这点上相对薄弱一些,对问题的发掘度也有差别。在教学方面,我听过一些国外的课程,最大的感受在于国外的课程更注重实践,这些课程里面会有很多大型的作业项目(Project),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学生是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完成的,这个标准几乎在所有课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国内的课程在过程管理上还存在一些缺陷,往往就是在学期末有一个考试,学生把考试通过即可,鲜有关注课程相关大型作业的重要性,而对我们工科生来说,这种完成大型作业的动手能力恰恰是必不可少的。我在这里鼓励大家多去发掘一些大型作业,不管是实验室老师分配下来的任务,还是自主发掘的大型作业都是可行的,独立完成,团队合作同样都是可行的,你们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会成长很快,最终的大型作业是会show出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来。课程这样设置也是有原因的,课程的多样化使得学生在专业上花的时间不会那么多,比如两年制的研究生,就需要把研究生的课程压缩到一年甚至半年,课业负担相对比较大,考虑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只会安排一个大型作业。这个效果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是蛮大的,比如我们现在硕士一年级的同学研究生课程已经上了一年了,到5月份开题的时候大家还是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也很模糊。国外的课程实际是起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前导作用,对研究的脉络基本都会有很清晰的了解。同学在做project完成课程以后,自己做出的文章或课程报告再深入加工以后基本就可以发表了,而国内的同学包括博士生在内都很难说有课程报告差不多可以发表的。我们做出的成果很难进入国际顶级学术圈子,我们同学发表论文往往在语言上有着些许困难。很多的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不仅要求你的成果做的很好,而且在文字表达上要求也比较高,我们的同学在语言思维上还要多加修炼。”
热爱华科大 热爱生活
李教授平日里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运动、看书。在本科的时期喜欢打打篮球,那时学校的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篮球场经常是饱满的状态。现在喜欢羽毛球。为了将实验室的“宅男宅女”赶出实验室活动,我们每学期都会在学校体育馆租两个羽毛球场地,鼓励大家在学习工作之余去打打球,舒展筋骨。去年年末实验室组织了一场K歌大赛,评选出了“IDC最佳歌手”。现场还有几位幸运观众获得了U盘、MP3等,李老师也表演了一小段DISCO,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大家丢掉烦恼,玩得开心,也很好地交流了感情。对于实验室的工科宅男,李老师还是鼓励大家多活动,比如学校的舞会,更鼓励大家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在他看来,校园里的爱恋是最纯真的,没有更多功利色彩。
采访结束前,李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希望,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学生也是对全校的学生。“华中大对于广大学子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有最好的师资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硬件设施在国内也是非常不错的。大家来到这里学习,就要利用好这个平台和资源,在学习好自己专业的同时学会做人。规划好自己的未来方向,在走出校园后也要体现一名Huster应有的精神。现在华中大正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尽管现在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仍然存在很大的距离,但是这种差距已经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只要我们志存高远、战略得当,坚持走国际化道路,坚持培育责任文化,坚持体制机制的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的宏伟目标,实现几代华中大人的夙愿”。
华中大建校到如今已经整整六十年,这里葱葱的与青山相连,郁郁的与水相接。六十年前它在新中国的朝阳中诞生,六十年后它成长为享誉中外的华中大。老师留念的不仅仅是这里的湖光山色,还有这里有太多关于成长的传奇,有人说它的发展就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传奇,也许她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李老师在华中大工作生活了近二十年,陪伴了母校三分之一的岁月,在今后的岁月中老师还将继续在这里,与无数师生一起,陪伴母校成长,续写新的传奇。
李瑞轩: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并行分布式计算研究所副所长,华中科技大学智能与分布计算实验室主任,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兼职副教授,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兼职高级研究员。199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00年和2004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赴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进行访问研究,2009-201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为IEEE会员,ACM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办公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系统软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武汉分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席,湖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湖北省电子政务咨询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目前主要从事分布计算、云计算、分布式系统安全、大数据分析与管理、信息检索、社会网络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国防预研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晨光计划及合作研究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ACM CCS, ACM SACMAT, USENIX LISA, JPDC, FGCS, JNCA等国内外权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SCI、EI和ISTP索引80余篇次。编写出版专著和教材2部,主编论文集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担任GPC 2012, WISA 2012程序委员会主席,IEEE ACS 2012大会主席,SWON 2008, SOWN 2007程序委员会副主席,TrustCom 2012, ICESS 2012, CollaborateCom 2011, TrustCom 2011, PICom 2011, CollaborateCom 2010, ICESS 2010, TrustCom 2010, PGSC 2010, FCST 2009, PICom 2009, WISA 2009, FCST 2008, WISA 2008, WISA 2007, WISA 2006, WISA 2005, CNCC 2005程序委员会委员,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IEEE Computer,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Information Sciences, Concurrency and Computation: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通信学报等杂志论文评审专家,NAS 2008, CNCC2007, ICCNMC 2005, GCC 2004特邀审稿人,WISA 2004组织委员会委员,DPCS 2002组织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