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与分布计算实验室

赠给我的朋友们

作者:
  • 李成洲
内容:

硕士毕业答辩临近,我的研究生生活也即将结束。在此我谨以硕士毕业论文中的“致谢”给自己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画一个句号。句号是一句的结束,也是另一句的开始。

“在致谢部分,我没有沿袭以前同学写致谢的‘通用’风格,而是用心尽量写出自己的风格,也算是给自己的研究生生活画一个句号。我知道实验室的很多同学不喜欢‘形式’,但是我觉得只要用心,也同样可以把‘形式’做得让人尊重,关键看我们怎样看待。”这是我写给导师的一段话,也是我的宣言——用心“写”出自己的风格!

下面是致谢全文,一个用心画好的句号。

致 谢

论文写到“致谢”部分,就像登山运动员快要抵达山顶一样,终点近在咫尺,我终于可以松口气,伸个懒腰了,幸甚,快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知何故,我此刻并没有少陵野老的那股豪气与洒脱,倒是有几分留恋与感动。回顾抛在身后的那条崎岖而又曲折羊肠小道,我不禁感叹:“三年辛苦不寻常”,这一路走来的确不易!

三年前,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怀揣理想和希望,最终报考了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心中忐忑不安,诸多不确定像迷雾一样,模糊了我的双眼。后来,我终于顺利考入计算学院智能与分布计算实验室(IDC实验室)。在收到录取通知的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考研时的孤独无助和报考时的彷徨迷茫都随着时间一起流走了,眼前的迷雾被一束束明媚的阳光冲淡了,冲散了。也许,一切都在悄无声息的发生改变,这只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两年半的时间,转瞬即逝,纵使它再美好,也有曲终人散的时候,就像弥漫在我身边的花香,想挽留却又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见她渐渐地散去。所幸的是,我还能够自豪地说:“我的研究生生活很充实,没有什么遗憾!”这两年多的生活,我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宁静、沉淀、丰富和充实。携着疑问,戴着迷茫,怀着好奇,我步入研究生阶段,现在,我终于可以释然,轻松的离开,然后起航!

在读研之前,我就听闻过涂又光教授的“泡菜坛子说”,历经两年多的实验室生活,我现在愈发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

我的导师是卢正鼎教授,他是一位临近退休的老爷爷,少有的几次交流让我感受到他广博精深的学识和高屋建瓴的智慧。我的另一位导师是李瑞轩教授,他年轻有为、治学严谨、热爱科研,我曾经说:“从他那里,我学到了作为一位学者应有的严谨和认真,是他引领着我慢慢步入学术的殿堂。”古希腊历史上著名的“布衣傲王侯”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话:“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实验室里,李老师给我提供了自由和宽松的环境,正因为如此,我的其他特长和爱好才能得以茁壮成长和健康发展。经过几次私下交流之后,我陡然发现李老师平静而严肃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火热的心,他热爱科研,渴望与学生交流,一起学习和成长。“专心致志做事,自由自在做人”(李老师倡导的实验室文化),也许,有的人认为李老师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是我更认同他是一位朴实、踏实、注重细节和追求卓越的科研工作者。2011年11月10日晚,李老师邀请我给实验室做了一场题为《我的研究生生活——人文思考与科研探索之管锥篇》的报告,我将终生难忘,这既是一次真诚的分享,也是对我自己两年半研究生生活的总结,给自己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辜希武和文坤梅两位老师都曾是我们小组的863项目负责的老师。辜希武老师大方幽默,授课用心负责,关心学生,与学生相处融洽。文坤梅老师年轻漂亮,工作细致认真,体贴学生,谈吐举止儒雅,颇有修养。李玉华老师给我上过《IT项目管理》,她讲课和做事严谨、负责,对学生谆谆教导,对儿子关怀备至,从她与儿子谈话的语气里,我听出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与其他同学相比,我是很幸运的。除了有上述实验室老师的亲自指导外,我还受到了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大学学者的间接指导。在美国任教的肖卫军和张照两位老师给我的文章(投稿IPDPS’2012)做了详细的评注和修改,他们对待学问的严谨认真和一丝不苟让我感到惭愧万分,这或许就是他们给我最深刻的启迪吧!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李葆春教授,与他有点相见恨晚的感慨,我依然清楚记得那天下午我们(李老师、段东圣博士、何亨博士与我)和他在咖啡厅讨论问题的场景,他在学术上的造诣让我们这些后生小辈望尘莫及,而他身上散发出的作为一个学者的生命力,更是让我佩服万分。与李葆春教授交流之后,我更加确信自己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探讨,都是共通的,不同的生命碰到一起,能否产生一种共鸣,还是取决每个生命个体自身思考和积淀的深度。”

在实验室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除了有那些可亲、可敬的老师外,还要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同学。记得2009年4月14日,我刚进实验室时(大四还未毕业),宋赛师兄热心的给我讲解863项目Mimir,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意识到实验室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我的“导师”(Mentor),必须虚怀若谷,在实验室里不断的丰富和充实自己。自正式进入实验室之后,我就负责863项目核心模块的开发,吴炜博士仔细给我讲解核心算法的基本思想(当时我似懂非懂),并做示范。雷小强师兄在具体实践方面给我做了许多指导,他是实验室的“大牛”,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很强,我经常和小强师兄一起吃饭,讨论问题,他在项目实践和科研探索方面给予我极大的帮助。燕昆师兄和李雨前师兄也参与863项目Mimir的开发。燕昆师兄为人处事稳重,谈话交际得体,他在项目实践和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我曾经说他是我的半个“导师”。李雨前师兄为人低调踏实,做事严谨认真,他告诫我要经常写学习日志,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我会一直坚持下去。除了以上师兄前辈外,还有与我同心协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的“战友”——陈雪帆、刘玎、邢科和汪红敏。陈雪帆,他和我一个宿舍,也爱好读书,话不多,但是句句精辟,他是我认识的学生中少数有独立思想和见解的学生之一,我和他经常以钱钟书《围城》中的桥段取乐,读书人最害怕的是独学无友,高处不胜寒。刘玎,他也是跨专业考入计算机学院,专业基本功扎实,大方稳重,笑谈中有幽默,幽默中有智慧。邢科,他是我们班的体育骨干,羽毛球、篮球、桌球都打得相当出色,才美不外现。汪红敏,她是我们组的小师妹,心地善良,做事踏实认真,肯钻研,有韧劲,爱好读书,注重个人修养,是一位可以交心的朋友。自2010年3月份开始,我着手做研究,并准备发表一篇英文论文,在此过程中,何亨博士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生活中,他还经常与我探讨一些为人处事的话题,着实让我受益匪浅。

除了我们本组的同学和何亨博士外,实验室的其他同学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帮助,他们是安全组的叶威博士、董勐、王伟、聂莉,语义组的黄亮博士、王杰、陆艳春、王贤兵、吴文杰,以及数据挖掘组的段东圣博士、温爱明、贺人贵、陈晓东。此外,还有计算机硕士0908班的其他同学。

这就是我所生活和学习的那个“泡菜坛子”,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可亲、可敬、可爱的老师和同学,我的研究生生活才会如此的充实和丰富。

当我自在地漫步于校园的林间小路,自由地呼吸着知识的空气时,我心中总会有一份难以割舍的牵挂,那就是我含辛茹苦的父母和支持我的亲朋好友,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慷慨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生活,更不会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华中科技大学,HUST,我的母校!“每年春夏交替时,校园里的梧桐雨便会如约而至。轻风拂过,梧桐树也随风起舞,抖动着身上的精灵。漫天的絮雨,有的轻盈的略过湖面,飘落在池塘里,有的打着滚儿扑向花丛,化作春泥更护花,有的弥漫在菁菁校园,散落在莘莘学子的心间。我知道大多数人对这梧桐树是既爱又恨,就像对这校园一样。”(摘自2011年5月我写的一篇日志《我的大学观》)我知道只有真爱,才会有真“恨”,衷心的祝愿母校明天会更好!

“致谢”快要结束了,我还未曾提到“感谢”二字,但是,我相信这份沉甸甸的、真挚的谢意已经蕴藏在字里行间,铭刻在我心里。在我看来,行胜于言,“致谢”的最好方式是行动,我会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充实溢美,感而化之”的诺言!

最后,我在此向曾经给予我关心、支持和帮助的老师、同学、亲人和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