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与分布计算实验室

我的研究生生活——人文思考与科研探索之管锥篇

作者:
  • 李成洲
内容:

2011年11月10日晚,我有幸给实验室做了一场题为《我的研究生生活——人文思考与科研探索之管锥篇》的报告。为了纪念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同时方便我与实验室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我将当晚的报告内容整理成文。为了保持现场感,我按照口语化的语言,尽量还原当晚所报告的内容。在此,我再次向李瑞轩教授以及实验室的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期待与大家一起学习和成长!

每年春夏交替时,校园里的梧桐雨便会如约而至。轻风拂过,梧桐树也随风起舞,抖动着身上的精灵。漫天的絮雨,有的轻盈的略过湖面,飘落在池塘里,有的打着滚儿扑向花丛,化作春泥更护花,有的弥漫在菁菁校园,散落在莘莘学子的心间。我知道大多数人对这梧桐树是既爱又恨,就像对这校园一样。

迎着凉爽的清风,踏着自在的脚步,怀着诗意般的心境,我独自一人散步于校园的林间小路,静静的思考着自己大学和生命,或低头沉思,或仰面遐想,也许,在若干年后,当我回想起这样一幅画面时,我也会被自己所感动。

上面的这两段文字是我今年5月份所撰写的《我的大学观》一文中的部分描述,猛然回首,我才发现自己已经在HUST“潜伏”了六年。我喜欢用两个词来总结这六年的生活——探索和成长。尤其是最近两年多的研究生生活,我的确思考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这一切都铭刻在我青春的记忆里,历久弥深。

前一阵子,李瑞轩老师(下称“轩哥”,“轩哥”是实验室同学对李老师的昵称)让我准备给实验室同学做一场报告,谈谈我在读研期间的思考和体悟。听闻这个消息,我既欣喜,又忐忑——很久以前,我就想和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聊聊自己读研期间的一些思考,这次终于有了一个难得的机会,然而,机会到来时,我还真有些不知所措了。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没有参加学生工作,没有去公司实习,没有参加什么竞赛,我的研究生生活的确平淡无奇,我能够讲什么呢?有一天晚上,我脑袋中灵光一闪,几本书籍在我脑海中时隐时现,也许,这就是灵感吧。我当时非常的兴奋和激动,顺手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它们分别是《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风中的纸屑》(周国平)和《管锥篇》(钱钟书)。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假如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在钱钟书看来,我们每天的思考和体会就如同写在人生这本大书边上的旁注,既然是一时兴起所作,难免会有错漏,即使写了旁注,还是有很多空白,既然如此,我又有什么可以担心呢?

《风中的纸屑》是周国平先生的一本随感集,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真正说来,思想恰如风中的纸屑,其中有一些落在了幸运的手上,大部分都随风飘散了。”每天我们的思绪正如空中飞舞的纸屑,只不过大多数的纸屑都随风散落,不知所踪,我们能够抓住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我报告中所要谈到的内容不正是平日里抓到的纸屑吗?

《管锥篇》也是钱钟书先生的一本学术文集,其中“管锥”二字出自《庄子?秋水》,取“譬如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大,所见者小,所刺者巨,所中者少”之意。在两年的研究生生涯里,尽管我有过许多思考和实践,但是这些都只是蜻蜓点水,管中窥豹而已。我所报告的内容正如“管锥”一样,“所窥者大,所见者小,所刺者巨,所中者少”。

源于上述灵感,我“豁”出去了,斗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人文思考”和“科研探索”的一些肤浅的看法,其实,这两个话题是我读研期间最为关注的两个话题。思索再三,我将报告的题目定为《我的研究生生活——人文思考和科研探索之管锥篇》。由于我酷爱阅读,本次报告的内容我将按照书本的形式进行组织。

一、前言

首先,我想通过三个著名的故事引发大家的思考,带领大家跟随我一起徜徉在思想的密林里。

第一个故事就是著名的“拾麦穗的故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谈恋爱的过程比喻为拾麦穗。一次,他将学生们带到一片黄灿灿的麦地旁,告诉他们自己在麦地的另一头等待,希望每个学生摘一棵最大的麦穗来见他,要求每个学生在穿越麦地的时候只能走一次,不能走回头路,选择麦穗只能摘一棵,不允许舍弃,再选择摘取。学生甲走进麦地,很快就发现了一棵很大的麦穗,便迫不及待的将它摘了下来,但当他继续前行时,他很快就后悔了,因为和接下来他所看见的麦穗相比,他手中的这一棵实在太小了,但他也只好带着这棵走向麦地的彼端。学生乙走进麦地,看见有这么多麦穗,他边走边想,一定会遇到一棵最大的麦穗,于是他不急于动手。可当他快要走到麦地尽头时,才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只好随手摘下还算大的一棵去见老师。学生丙走进了麦地,他先用目光把麦地分成了三大块,然后往里走。在走过第一块时,他看见很多麦穗,没有立刻去摘,走到中间一块时,他发现这里的麦穗普遍较大,于是就在这儿选择了最大的一棵,然后他哼着歌走过了最后一块麦地,虽然也会看见比他手中这棵更大的麦穗,但他不再后悔,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最大的麦穗。对他来说,手中的麦穗就是最好的!这个故事有很多版本,但它们所论及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每天我们都要面临很多选择,但是正如艾青说过“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在面对理想或者梦寐以求的目标时,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和抉择?

第二个故事讲的“仰望星空”的哲学家——泰勒斯。“仰望星空”这个典故,出自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故事和黑格尔对此的诠释。泰勒斯号称“科学之祖”,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他四处游学,不置产业。他曾用气象学知识预测当年橄榄会丰收,租下全城榨油机器做了一次投机生意,赚了一大笔钱,用以向人证明哲学家的智慧用来致富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哲学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相传他晚上走路,头望星空,看出第二天有雨,结果一不小心,一脚踏空,掉进泥坑,后被人救起,第二天果然下了雨。有人讥笑哲学家只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然而两千多年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那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是关心眼下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康德也说过:“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面对未来,仰望星空抑或是脚踏实地,我们到底该怎样选择和抉择?

第三个故事来自于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所谓“围城”,如书中人物所说,是脱胎于两句欧洲成语。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的说法是: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围城巧妙的诠释了人们普遍的社会心理,进城抑或是出城,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和抉择?

上面三个故事都最终落脚于如何选择和抉择。选择,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抉择,却只有那么几次。在这频繁的选择和艰难的抉择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些基本的原则,或者说是稳定不变的基础呢?我想这个基本的原则或稳定不变的基础,也许就是“思维内核”吧。

我也曾探究过自己的“思维内核”,它是呈一个层次结构,自顶向下,层层深入。在我的思维内核里,处于顶层的是“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这是我做任何一次选择和抉择时的判断依据。为了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唯有如此,我才有选择的底气和实力。那么,有没有比“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更本质、更根本的原则呢?当然是有的,那就是“自我认知”和“智慧”。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我的大学观》,在我看来,“自我认知”是我大学观的根基,它是我在大学校园进行一切学习和活动的基础。“智慧”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这里我将智慧看作是客观、理性的分析力和判断力。“自我认知”和“智慧”这两样东西很奇怪,你永远也不知道它们到底长得什么样,但是却在一直苦苦的追寻着。为了去实现“自我认知”和追求“智慧”的目标,我需要广泛的阅读、深刻的思考和卓有成效的实践,它们才是我思维里最本质和最根本的,有了它们我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

在读研期间,曾有同学或朋友问过我一些问题,诸如:“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你为什么要关注人文?”,“你桌子上摆很多人文的书籍,没看到你看计算机的专业书籍,你是怎么学习专业知识?”,“你为什么不去公司实习?”和“你要学专业知识,又要看人文书籍,哪有那么多时间?”等,这些问题不仅是周围同学的疑问,也是我自己的疑问,因此是“共同的疑问”,在今天的交流和分享中,我会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一起来探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成长。

二、绪论

在研究生生活中,如果让我对自己所做过的比较重要的事情进行排序,我的答案一定会是这样的,首先是阅读,其次是科研,再次是项目实践。阅读,于我而言肯定是最重要,也是无可替代;科研,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它已经永远铭刻在我的研究生生活里,成为我一生的财富;863项目实践,它使我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迅速提高,为我的职业定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实,我在读研之前都已经规划了这一切,这三件事情是我研究生阶段的必由之路。在读研之前,我曾经反复的逼问自己为什么要读研?虽然,我会跟周围同学讲我喜欢计算机专业,读研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但是,这些绝不是我内心真正的答案。我不否认读研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和更好的发展,然而,我更多是思考就业是为了什么,更好的发展是为了什么,什么样的工作才适合自己,什么样的发展才是自己应该追求的,这一连串的疑问又回到了我前面所讲到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我带着疑惑步入研究生阶段,希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找寻上述问题的答案。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或者说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较之以前更加明晰了。在我心目中,一名研究生在求学阶段必须完成三项任务:第一项任务是来自于学校,第二项任务是来自于实验室,第三项任务则来自于自己。学校的任务是指我们顺利毕业和获取学位所必须完成的课程和论文要求。实验室的任务是导师规定的项目和科研任务,它是我们愉快的度过研究生生活和顺利从实验室毕业的基本要求。然而,在我眼里,这两项任务都不是最重要的,我最看重的是自己的任务,它才是我读研阶段最强大的学习动力。在我的时间划分中,前两项任务只占一半的时间。我曾经说过:“我在计算机专业上的学习只能占用我一半的时间,我还需要用另一半宝贵的时间去积累,去沉淀我的梦”。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要进行广泛的阅读,进一步加强自我认知,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和综合素质,为将来之发展蓄积力量。

人文思考和科研探索都是我给自己的任务里非常重要的两部分,而且不可或缺。借此机会,我很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读研期间关于人文思考和科研探索的一些心得体会。我主要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不太成熟的理解。

一是人文思考,它主要包括“思想碎片”和“心路历程”。“思想碎片”是我平常阅读和思考的一些碎片,正如《风中的纸屑》一样,这些思考都是生活中的一些思想片段,需要及时整理。“心路历程”是我在阅读之余所进行的一些实践活动,它与我的阅读与思考是一以贯之的,如同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我认为思考和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是统一的。

二是科研探索,它主要包括“初窥门径”和“震撼与欣慰”。“初窥门径”是我在与国内外学者进行交流和讨论时,在文献阅读(Read)、学术交流(Discussion)、学术报告(Presentation)和论文写作(Write)等方面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它们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这些财富应该属于大家。“震撼与欣慰”是我与一些计算机领域非常厉害的学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之后所产生一些体会,他们的学术造诣给我带来无比的震撼,在震撼之余我也还是有一些欣慰,我之前的积淀是有效果的,这也间接的证明了我的选择没有错。

三是人文思考与科研思考的关系。在我看来,人文思考和科研探索并不矛盾,而且我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将二者统一起来。这部分主要包括我对人文思考和科研探索的两个主要体会,分别是“大道至简”和“和而不同”。“大道至简”是我追求学问的基本方向,我追求的就是复杂背后的简单。我的人生哲学里,我信奉的是“简约就是美”。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所描绘的简约生活甚是让我动心,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后来,“简约”二字调皮的窜入我的眼帘,我惊喜不已,终于找到了答案。“和而不同”正是我对人文思考与科研探索的基本态度,它也是我对生活本身的思考。接下来,我会从上述三个方面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三、人文思考

人文思考对于绝大多数理工科学生而言,似乎有些陌生,至少我所接触的大多数理工科学生是这样的。在谈人文思考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何谓人文。在《周易》里有这样一段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与农耕直接相关的,“人文”是与天下太平相关的。尽管当时的“人文”和今天所讲的“人文”在意义上发生了变化,但是它都是强调超越于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曾经在一次人文讲座中,我听过一位学者讲过这样一段话:“人文要满足个人与社会的终极关怀,是关心人、集体、国家、民族、社会和自然界的需要,是成为一个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人’的需要”,这段话是从人文的目的和功能来间接的阐述人文的内涵,它拥有两大功能:一是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使人成为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真正的人,二是关心周围的世界,使人和周围世界和谐相处。在百度百科中,人文意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由此看来,对人文的定义和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我也很难对其进行界定。那么,我为什么要关注人文呢?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探讨过这个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其一,在我看来,人文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内在的生命。很多理工科的同学认为,加强人文修养,就是多看一些历史、哲学、文学方面的书籍,记住某某名人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就像高中考文学常识一样,知道的越多,人文素养就越强,我认为这是对人文的一个极大误解。我从来不刻意去记一些所谓的“常识”,人文不是由一些枯燥的名字、晦涩的名词和呆板的理论所组成,它其实是纸张上跳动的生命。当你阅读一本好书时,你能够感受到自己在与作者进行心灵层面的交流。在我看来,人文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理念,它首先是要以一些知识为背景,但是它更多的是超越于知识,融入生命。因此,我常说探讨人文不是探讨知识,而是探讨智慧,探讨生命。

其二,没有灵魂的人生,就像漏斗一样,装得再多,到头来还是一无所有,这是我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句话,它正好符合我对人文思考的出发点。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的邓晓芒教授是我最为钦佩和崇敬的学者,他曾经说过“不值得反思的人生是值得过的”,“一个人在20多岁的时候要多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只有如此,他才能更加珍惜自己短暂的生命”。人文思考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审视和思考,很多时候这些思考会触及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心中隐隐作痛,但是它们却在我们的生命里留下来弥足珍贵的记忆和人生体验。

其三,关注人文,就是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关注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人文超越于现实,它更加关注于我们的内心世界。近来网上流传一个冷笑话——“我有次进入校门时被保安拦住,被问了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的确,这只是一个冷笑话,但是笑过之后,我们是否思考过这三个问题。内心世界由我们的思维和意识构建,在那里可能是风和日丽,也可能乌云密布,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他就会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内心富足的人,他的生活也会随之丰富多彩。然而,仅仅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仍然不够,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我们还要面对社会,面对周围的世界。在两千多年的儒家传统里,“仁”是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就是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伦理。人文既要求我们是封闭的,有独立的内心世界,同时,又要求我们是开放的,要及时的和周围的世界互动。

其四,人文可以启发思维,使我们形成客观、理性的分析力和判断力。邓晓芒老师在《刘苏里对话邓晓芒》中曾经谈到在他自己的哲学进路里最得意的成果是“首先是澄清个体人格和自由问题,然后是充分运用和发挥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养成客观分析问题的习惯,拒斥情绪化和起哄的劣习”。我一直都觉得在每次的选择和抉择背后,总会有一些不变的原则,我暂且称之为分析力和判断力,分析力是洞察现实世界,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理性进行分析,判断力是以自己的分析为基础,做出最适合于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有的时候最适合自己的未必就是最好的,最好的也未必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就是隐藏在我们判断力后面的隐性标准,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深刻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有意义的判断和选择。人文思考可以启发我们养成客观、理性的分析力和判断力,从而以理性对抗天理,坚决抵制“广场哲学”。

其五,人文可以美化人格,充实生活,提升生活品味。在我的观念里,每个人都不能简单的以其专业或职业而进行定位。我曾给李培根校长(根叔)写过一封信,谈到人才和人的关系(我是借用一位老师的观点),人才是专门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就像螺丝钉一样,人就不一样,他除了工作之外,还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有人认为会吟几句诗词,讲几个典故,懂一点道理,就自以为很有人文修养了,然而,我并不这么认为,正如前面所讲“人文是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它不应该停留在简简单单的知识层面。我们可以将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信息,它只是简简单单的知识大杂烩,就像互联网一样,每个人都可以产生信息,但是其间包含了大量的垃圾信息,第二个层次是知识,它是从大量信息中抽取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为自己所用,第三个层次是智慧,对于追求更高层次知识的人来说,追求智慧才是最终的目标,它是将知识内化为内在的智慧,在我的理解里,智慧就是前面提到的客观、理性的分析力和判断力。培养人才无非是向其传授或者灌输知识,而培养人的目标是为了使其具有智慧,其中包含有深刻的人性和知识自觉。

其六,人文帮助我们寻找安身立命的基础。“安身立命”,在百度百科里有这样的一番解释——安身,容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在查阅“安身立命”的相关释义之前,我也有过类似的思考,没想到在我们的文化词典里早已有了这样一个词汇,这说明古人在很早之前就开始考虑“安身”和“立命”的问题,在若干年后的今天,我和他们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思想互动,也许这正是英雄所见略同吧。在我看来,人之为人,生存是根本,没有“安身”作为基础,我们谈论“立命”就显得有些空洞无力,作为学生而言,我们首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这样一个社会站稳脚跟,踏踏实实做人,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然而,仅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我们能够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的那一天,我们也应该明白自己“站立”的意义,也就是对“立命”的深刻反思。“安身”是基础,“立命”是超越,前者是面向外部世界,以物质为基础,具有更强的现实感和时代感,而后者是诉诸于内心世界,以精神为基础,具有更强的超越性和批判性。我何以“安身立命”?我现在会思考,以后也会思考,就让它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沉淀吧。

在“晓芒学园”里有这样一句话:有一种力量叫思想。在领略众多名家具有穿透力的思想之后,我不禁感叹思想不仅是一种力量,它更是一种美。从2010年12月份开始,我就开始着手写一本小册子,美其名曰“思想的声音——有一种力量叫思想”,我希望把自己平日里的思考记录下来,如同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一样,这些思考和体会仅仅是一时之体悟,或许今天我就会推翻昨天的思考,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它们都只不过是我在思想之路上留下的足迹。我喜欢将这些零碎的思考称之为“思想碎片”,碎片是不完整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时间长了,需要及时整理。在我的阅读和思考里,我涉猎颇广,教育、哲学、文学、国学和心理学等无所不包,在这些思考里,有的问题是某一个领域的问题,有的问题则跨越了多个学科和多个领域,诸如:“个人、群体以及民族的思维习惯”、“理想与现实”、“安身立命”、“传统与现代”、“人文与科学的交融”、“文明对话”、“多元价值与相对主义”、“感性与理性”、“教育”和“人之雅与俗的多重人格”等。在我的观念里,思想没有边界,也没有限制,我不太喜欢将自己的思考归为哪一学科领域,好的思考应该是贯通的。

最近我在阅读有关王阳明研究方面的书籍,对王阳明的“龙场顿悟”甚是感动,对他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也颇有赞同之处。对人文的思考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思维层面,任何一条理论,如果它拒绝接受现实,拒绝融入现实,那么现实也注定会抛弃它。邓晓芒老师说过,哲学既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又是对时代精神的批判,他的哲学是为打工仔服务的。在“五?四”时期,胡适之先生大力推行“实用主义”哲学。经历这些大学者的熏陶,在我的思维观念里也渐渐播下了“知行合一”的种子,我觉得自己的思考既要来源于现实生活,最终也要回归于现实生活,“思想”绝不是胆怯者的避难所,它应该是勇敢者最有力的武器。

在两年的研究生生活里,我在人文思考的道路上也做出了大胆的探索,诸如:“与书为友,其乐无穷”、“参加人文讨论”、“参加心理团辅导”、“组织召开家庭会议”、“与实验室同学交流”、“给李校长(根叔)写信”、“与李老师(轩哥)交流”等,其中有“五岳寻仙”的阅读和思考,有激情洋溢的思维碰撞,有自我认知的艰难探索,有“修身齐家”的现实召唤,也有推心置腹的交流和分享。

我常用“潜伏”二字形容自己在华中科技大学六年的大学生活,的确,在过去六年,尤其读研的这两年里,我思考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下面的几段话最能概括我的研究生生活。

“在过去几年里,我习惯了独自一人漫步校园的自由和宁静,习惯了狩猎于图书馆的渴望和刺激,习惯了‘懒卧小床倚书睡,静听窗外奏雨声’的闲适与安逸”,自由而宁静的阅读和思考,永远是我读研生活的主旋律。

“现在我只想做沉入水底的小石头,远离浮躁和风光,静心的沉淀和修养,不愿做游在水面的鱼儿。的确,现在乃至今后的若干年内,我都是以沉淀为主。也许,这也是在沉淀自己的生命吧”,的确,“沉淀”是我现在生活的基本状态。

“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探讨,都是共通的,不同的生命碰到一起,能否产生一种共鸣,还是取决每个生命个体自身思考和积淀的深度”,这是我和一位计算机领域的学术大牛(多伦多大学的李葆春教授)交流之后的切身感受,正如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所言,人生就是一本大书,我们每个人都在读这本书,有的人走马观花的阅读,有的人一知半解的阅读,有的人糊里糊涂的阅读,而有的人是用生命来阅读,因此,我觉得只要我们认真的读这本书,不管我们身处什么行业,什么年龄阶段,我们总会找到一些共鸣的地方,共鸣的深度取决于我们自己思考和积淀的程度。

四、科研探索

科研探索是我所规划的研究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科研探索方面,我不敢多言,毕竟我只是管中窥豹、初窥门径而已,本次报告我主要是将最近半年以来和国内外学者们交流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在此期间,我有幸与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多名学者进行交流,他们分别是来自美国的肖卫军(电话会议)、张照、朱志纯、徐志勇、何绪兵教授,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李葆春教授。他们在学术研究上给我深刻的启发,我相信这些启发不仅对我以后的研究有帮助,对我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谈谈自己在文献阅读(Read)、学术交流(Discussion)、学术报告(Presentation)和论文写作(Write)等方面的体会。

文献阅读是科研探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刚刚入门的同学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文献阅读阶段,文献收集和整理尤为重要。很多刚入门的同学忽视了这一点,在阅读过程中,没有计划,没有目标,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阅读的效果也不理想。我觉得文献的收集和整理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研究问题对文献进行分门别类,按照年份、会议和期刊等进行分类,便于以后进行再次查阅;二是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对文献的重要性进行分类,比如将文献分为直接相关、相关和不相关,分类清晰才能详略得当,事半功倍;三是方便后来者继续研究,对于实验室而言,研究有一定的继承性,如果每个同学都从零开始,在短短一到两年的时间里,很难做出理想的成果,继承就是站在巨人肩上,是科研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文献阅读过程中,勤做笔记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在我的科研经历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在阅读一篇文献时,偶尔会有一些新奇的想法冒出来,也许这就是灵感吧。很多时候,我没有把握住,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记录下来,等下次再来阅读这篇文献时,一切又得重新开始,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失去了突破和前进的机会。我在前面谈到周国平的《风中的纸屑》,这些灵感就像风中的纸屑一样,如果我们不伸手抓住的话,它就会很快消失殆尽。

对于刚入门的学生而言,前辈们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有的时候,我们折腾了一天,还不如前辈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在科研的过程中,我们要分清楚哪些摸索是必须经历的,哪些是应该尽量避免的,正如我在前言中所讲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一样,首先找对方向,然后才是艰苦卓绝的努力。为了尽快的找准前进的方向,我们要积极的向前辈们请教。

阅读文献的确是一件苦差事,它需要极强的定力,沉下来,坐下去,厚积薄发。我在科研的过程中走过不少弯路,有一段时间我显得有些急躁,没读几篇文献就信誓旦旦,似乎有了很好的想法,可是当我真正准备行动时,突然发现已经有人发表过类似的文章,或是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弄清楚。在科研的时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虽然做科研也是在和时间赛跑,但是倘若前期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到位,在赛跑的过程中终究会掉队。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森林里,有两个人一起走路,突然遇到了一只狗熊,其中一个人拔腿就跑,另一个人则弯下身子不慌不忙的系好鞋带,结果先跑的那个人却不幸在中途摔了一跤,结果可想而知。

在我看来,阅读文献就如同阅读人文书籍一样,阅读一本好的人文书籍,就如同徜徉在思想的密林里,如痴如醉,到处都有新奇的发现,而阅读文献时,每当我想到自己正在追踪最新的研究成果,走在行业的前沿,心里就自然感觉很高兴了。

学术交流是提升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学术交流可以是双方都在交流中受益匪浅。

据我观察,很多同学比较忽视交流,甚至对交流很反感。我在进行人文思考和实践时总感叹不同人的想法真的是千差万别,很多时候,我认为几近真理的道理在别人那里就行不通,别人非常信奉的价值观念,我也会不以为然。人文思考就是要保留个性化,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但是这并不代表就没有一些共通的价值观,要不然就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潭,一个社会必须有自由的氛围,但是也应该有主流的价值取向。在科研中,交流是不可或缺的,任何一项有意义的科研成果必须禁得起质疑,真金不怕火炼,在不断的问答过程中,问题往往会变得越来越明晰。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分析“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思维陷进,在科研探索和人文思考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讨论和交流的重要性,其次是要分辨哪些交流有价值,哪些应该尽量避免,然后抓住机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我坚决反对“你好、我好、大家好”式的交流。

交流是一门很有学问的事情,真正的交流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不仅仅指语言上的交流,还包括文字、情绪和动作的交流。很多人误解交流就是说话,其实不然。我觉得交流的目的是共同成长,在交流过程中,首先要学会观察或洞察,包括用耳听、用眼看和用脑想,总之它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从讲话者的言语、动作和表情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积极的参与思考,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做出适当的回应。有的同学也许会有这样的想法,每次去交流,既没提问,又没有参与讨论,还不如不去,我可不这么认为,没有说话,没有参与讨论,并不代表就没有收获,相反,有的时候旁观者的收获会更大一些。对于一次交流,我们很难直接评估参与者的收获,有的时候,收获是显性的,立马见效,有的时候,收获是隐性的,尽管它没有立即表现出来,但是它已经在潜意识层面产生了影响。

与阅读一样,交流也是思维碰撞的过程,既然是碰撞,肯定会有火花,有灵感。因此,在交流的过程中,勤做笔记也很重要,及时记录下交流和讨论过程中的一些成果。我想这不仅仅适用于科研,也适用我们的日常生活,在任何时候,只要是有意义的思维碎片,我们都要像抓住风中的纸屑一样,紧紧抓住它们。在交流结束之时,还需对交流过程中所记录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总结。由于时间所限,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很难清晰和完整的记录下所有的内容,这些零碎的记录似被撕碎了的思维,之后要进行及时的整理和拼接,只有如此,交流的作用才会发挥到极致。

学术报告是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一环,在这里,我所指的学术报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论文发表之前的学术交流报告,这一阶段的报告主要以交流为主,目的是将自己的想法阐述出来,供大家讨论,以帮助自己进一步提高;二是在论文发表之后的学术汇报报告,它的目的是向听众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听众有可能不是该领域的专家,因此,此类报告既要阐述论文的核心思想,又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这对于做报告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在实验室里,轩哥也曾多次强调过做报告的重要性,但是据我观察,并不是所有同学都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关于做报告,我在本科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注意这个问题,虽然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但是我一直关注着,并逐步的改进。其实,我在这里探讨的学术报告可以延伸到一般意义上的报告,在我们进入工作岗位后,这应该是职业技能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验室里,我有幸多次与来自国内外的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也给他们做过报告,几次悲惨的教训之后,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首先,根据听众和报告时间的长短,合理的安排报告的内容,听众有可能是某研究领域的专家,也有可能完全不了解该领域,因此需要根据听众的专业领域合理的选择报告方式,如果是专家,就应该直入主题,开门见山,如果不是,需要做一些背景介绍,而且内容也不需要讲得太细,重点放在思想和方法上,把自己核心的想法讲出来就可以了,时间长短也是影响报告内容安排的重要方面,五分钟的报告和十五分钟的报告绝对是不一样的。其次,思路比报告内容更重要,当然这句话并不是说内容不重要,对于科研来说,内容永远是决定性的,但是如果优秀的研究成果得不到很好的展示,岂不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有的同学在做报告时(也包括我自己),将自己所做的工作简单的罗列出来,似乎要听众自己从中发现规律,就像你到超市去买东西,服务员告诉你某某物品就在超市,你自己去找一样,这是很糟糕的报告方式。无论是给他人做报告,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交谈,思路往往比内容更重要,清晰的思路可以让听众很快理解,也能吸引听众,使其产生兴趣,这是相当重要的,没有清晰的思路,听众就像是雾里看花一样,不知所云,即使你所讲的内容再有趣,听众完全提不起精神。再次,把握“三分钟法则”,三分钟法则是指在三分钟的时间里说服对方,让对方对你的想法产生兴趣,并愿意与你继续交流下去。在刚开始做报告的时候,很多同学会有这样的感受,有的东西自己觉得很简单,但是就是说不清、道不明,总觉得三分钟讲不清楚,也讲不完。其实,任何复杂的事情,只要你理解足够深刻,三分钟的时间绝对是足够的。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书中讲到一位传教士在传教,结果有人反问他一句“你能够在我单只脚站立的时间里说服我吗”。在大多数时候,当我们觉得一个问题讲不清楚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自己没有理解清楚,没有完全弄明白。

在正式的报告中,幻灯片也是很有讲究的,设计精美、清晰的幻灯片让听众眼前一亮,而且幻灯片的组织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报告者的专业程度。如果一个学者长期从事学术研究,他就知道这一切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并不提倡像“八股文式”的幻灯片,但是,我相信在个性化的背后总会有一些这个领域公认的标准,尤其是在一些高层次的会议上,这一点表现更为突出。

论文写作是科研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决定论文发表的质量,在论文写作方面,我也许连门径都未能窥到,因此,我只能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些肤浅的见解。 严谨和认真是做科研最基本的素养。在与国内外学者进行交流时,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他们的严谨认真的科研精神,他们给我上了一课。每次看到轩哥和国外老师给我批注的论文时,我都不免觉得有些自惭形秽,他们极度的严谨和认真,以至于对论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科研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即使是投机取巧了,也一定出不了高质量的文章。

论文写作一定要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写英文的论文。在写作论文方面,国外有一些通用的工具,如Latex(写论文)和GNUPlot(绘图),很多同学觉得这些工具挺麻烦,还不如用Word和Excel,其实不然,用Latex排版的论文真正给人优美的感觉,而且在熟练之后,利用它进行排版比Word方便多了。我可以大胆的说,这些工具的学习都很简单,只要你愿意,一个下午或一个晚上就可以了。在写论文的时候,不要怕麻烦,尽量采用这个圈子内公认的工具和方法。

在行文表达方面,很多中国的学生有一个误解,把写英文论文看作是写英语作文,好像句型、词汇越复杂就越能显示其英文水平,其实写英文论文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我的论文可以说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很多老师都修改过,我看得出来,他们追求的是简单、清晰和明了,句子和词汇不用很复杂,最主要的是将要表达的意思表述清楚,科研要求的是精确,论文中的表达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其实,这一点和我所理解的人文写作也有相通的道理。在高中的时候,我们总喜欢用一些华丽的词汇和句子来装饰自己的文字,就像一个人买很多好看的衣服装点自己一样,后来啊,等我慢慢品读大家名师的文字,我才发现他们并不追求这些,相反的,他们倒觉得在平淡中见惊奇是更高的境界,我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写作的时候要尽量少用比喻,用比喻说明我们用一般的文字说不清楚,如果能够说清楚,就不需要用比喻,哲学家研究问题的时候是很少用比喻的,科学家也是一样。

在论文结构方面,大多数同学和我都存在一个问题,对论文关键点的表述不够或者不准确,比如问题描述(Problem Description)、问题定义(Problem Definition)、动机(Motivation)、贡献(Contribution)和实验方法(Experimental Method)等。我在和一些学者交流的讨论的时候,他们一再追问我的Motivation和Contribution,最后我终于退无可退了,只得承认论文中所写的内容站不住脚。 我在私底下问过导师和其他学者,他们告诉我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确实是一个不断积累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反复的训练,只有通过模仿优秀的论文,然后请有经验的师兄或老师修改来提高自己的论文写作水平。

总的来讲,我的科研经历还相对匮乏,上面所讲的这些无非是将我很不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下面我做一个简短的总结:在做科研时,我们一定要向国际学术圈看齐,切不可夜郎自大,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人与人之间有两种差距,一种差距是可以看见的,就像一个人快要到山顶,而另一个人才刚刚找到上山的路,另一种差距是看不见的,就像一个人在试图攀登珠穆朗玛峰,而另一个人在试图征服瑜伽山一样,他们所讨论和关注的东西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如此登瑜伽山的人又怎能意识到这种差距呢?做科研的人都是英雄,耐得住寂寞,高处不胜寒。另外,我感觉灵感是非常重要的,真正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要学会把握自己的灵感。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情,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对于真正喜欢的人来说,科研不仅仅是科研,还是一种生活,对于“被”科研的人来说,科研不仅仅是科研,还是一种人生体验,不管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只要你用心去体会,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人文思考与科研探索

前面我已经分别谈了自己对人文思考和科研探索的一些心得体会,下面我想着重谈谈自己结合人文思考和科研探索的一些思考所得。每每谈到这个问题时,我总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慨。的确,这些问题是我读研期间最为关切的,但是每当我翻看之前的一些心得体会时,总觉得不够,不满意。下面,我以两点具体的体会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吧。

人文思考和科研探索是两个不同的分支,我在前面已经提到有同学问我“作为理工科学生,为什么要关注人文”,虽然我在前面已经给出了答案,但是那始终不能完全代表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在实验室里,很多人讨论今后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做一个程序员,做一个技术员,做一个管理者,其实这些都不是我心中的答案,我内心的答案是我希望做一个完整的“人”,或许这个答案有点让人捉摸不清,但是听了我前面的讲演,相信大家可以隐约理解我的这一答案。我曾用一个“云梯理论”来描述自己对人文和科研的思考,人文和科研分别是梯子的两只脚,它们下端距离较大,沿着脚踏板一步步向上,两只脚的距离渐渐近了,我的理解是“每提高一个层次,我总感觉她们之间的距离近了一些,随着思考层次的逐渐提升,我终会发现她们将交汇于一点,那一点就是我的归宿——生活”。的确,在我的观念里,“生活”是第一位,那么到底什么是自己应该追求的生活呢?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在我看来,理想的生活是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它寄托了我们对彼岸的期待和追求。我曾经也用“支点”比喻过这种生活,有了它,我的生命将会充满希望,充满激情。我总希望在人文和科研之间找到一个共通的东西,我信奉的是“大道至简”的生活哲学。

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也是我对人文思考和科研探索的心得体会。在先秦时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因而有别于“同”。在哲学里,“和”即统一、和谐,它是抽象的、内在的,“不同”是具体的、外在的。比如烹调,必须使酸、甜、苦、辣、咸调和在一起,达到一种五味俱全、味在咸酸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佳肴。我希望人文和科研在我内心得到调和,它们共同服务于我的生活。

对人文和科研的思考将会贯穿于我的整个生命,它们二者构成我思维和实践的基础,在思考和实践中不断的积淀和成长。

六、跋

今晚我已经讲了很长时间,前面讲了很多,但是我希望大家都忘记我所讲的,毕竟那只是我的生活。我记得在一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问一名登山运动员:你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那名登山运动员很平静的说:因为他在那儿。这句话看似平常,其实是很值得玩味的,我就不道破其中的玄机,留给大家思考和品味。但是,我想借用这个思路总结我今晚的报告。

在今年暑假的时候,一名刚刚考上大学的学生来我家“求学问道”,他问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大学该怎么度过?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他讲了我在大学阶段艰苦的求学和探索之路,我记得当时和他聊了一晚上,最后他走的时候,我对他说,我今晚所讲的内容,你不需要记忆,那是我的大学生活,你唯一需要记得的是原来大学可以这么度过,曾经有人这样度过,他学习和生活都很充实,你只要记得有这样一件事就行了,你应该去追寻你自己的大学生活。我从不主张复制某某人的成功,既不现实,又没有必要。

那么,今晚,我希望大家记住什么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大家要养成阅读、学习和反思的习惯。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再怎么宣传都不为过,读研期间我最满意的就是自己的阅读,虽然目前我还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但是它已然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如同吃饭、睡觉一样。“学习和反思”是我思维里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我对教育问题思考之后的极为满意的成果,虽然现在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阐述“学习和反思”的内涵,相信大家通过字面意思,大约可以猜出几分,其间的深意就留给大家慢慢思索吧。

其次,自我认知和智慧是我们生活的基础。自我认知是我做一切选择和判断的基础,自我认知的道路是没有尽头。一个人生活的满意度与其自我认知的程度是紧密相关的,在择业、择友时,自我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慧是一个理想的概念,我所指的智慧主要包括客观、理性的分析力和判断力,它是由价值观念、知识能力和生活经历等多方面因素构成,总的目标是为自己寻找一条有意义的、正确的、适合自己的道路。

再次,我想借此机会宣扬一下轩哥所提出的IDC实验室精神——“专心致志做事,自由自在做人”,这句平实的话语里包含了为人处事的大道理。不同人对“专心致志”和“自由自在”的理解会有所不同,我所理解的“专心致志”的内涵就是脚踏实地和求真务实,“自由自在”的内涵就是人格的独立和思想自由。我自创了一个支撑我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理论,暂且称其为“立足与超越”,立足是我安身的基础,而超越是我立命的精神寄托。这正好实验室的这两句话相吻合,“专心致志”是我在学校和社会立足的基础,而“自由自在”则是我所说的超越性追求,它是理想的生活状态,或者说是彼岸的世界吧。

最后,小心抉择,大胆行动。最近我看到同学QQ签名上有这样一段话:“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我上面所讲的一切都是一些内心体验的分享,但是要想真正实现这一切,谈何容易!我在人文实践和科研探索的过程中,也曾经碰过不少钉子,这些经历给我的启示是一旦自己做出了决定,就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做到“知行合一”。

在今天的报告结束之际,我很希望和大家分享几段对我产生极大影响的话语,以此和大家共勉。

第一句话来自于《孟子? 尽心下》,原文是“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我从这句话里体悟到不同的人生境界,更为自己寻找到生活的基础:“充实溢美,感而化之”。在最近两年的阅读里,我经常看到邓晓芒、杜维明等大学者都在极力强调“为己之学”,起初我并不理解其中的深意,后来随着阅读的逐步深入,我才逐渐理解“为己之学”的重要意义,它就是我前面所谈到的追求个人的思想自由和人格独立,“为己”是根本出发点,它的最终目标可以上升到“为人”。在读研之前,我头脑里最为核心的理念就是儒者们宣扬的“责备贤者”,但是自从对“为己之学”有了新的认识之后,我就渐渐抛弃了“责备贤者”的理念,转向我自己提炼的“充实溢美,感而化之”。“充实”是第一位的,也是我终其一生努力追求的目标,“溢美”是一种自觉外露的影响力,我曾经说过一个人真正可以打动和感染他人的不是其学识,而是其生命。就像孔子所说“为政以德,譬如星辰,众星拱之”。至于“感而化之”,那就是一个更高的层次了,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影响力。

第二句话是王小波在《理想国与哲人王》中的一段话:“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我还真的被它感动了,因为在我的头脑里也曾有过类似的影像,但是我找不到合适的话语来描述它,读到王小波的这段话,我不得不相信语言的确很美,有时真的可以赏心悦目。在我今晚的报告里,我也曾多次谈到智慧,尽管大家对智慧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我想追求智慧就是追求快乐。

第三句话是邓晓芒老师在一次演讲中说到的一句话:“我总在有意识的将自己的生命打造成一件艺术品,没有那一段经历是多余的,也没有哪一段经历是缺少的。”将生活看作是一件艺术品,我想也许只有哲学家才能说出这样的话。第一次听他讲这段话的时候,我彻底的震撼了,原来有人这样的生活。回想自己曾经走过的岁月,我似乎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也在把生活打造成一件艺术品。

最后,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我期待与大家一起学习和成长。

作于喻园南一楼442 IDC实验室

2011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