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与分布计算实验室

我的大学观

作者:
  • 李成洲
内容:

前言:临近毕业,六年的大学生活,在我的青春岁月里留下了最珍贵、最深刻的记忆,此生难忘。为了自己,也为了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遂成此文。谨以此文献给正在成长中的我,也献给关心我的朋友们!

每年春夏交替时,校园里的梧桐雨便会如约而至。轻风拂过,梧桐树也随风起舞,抖动着身上的精灵。漫天的絮雨,有的轻盈的略过湖面,飘落在池塘里,有的打着滚儿扑向花丛,化作春泥更护花,有的弥漫在菁菁校园,散落在莘莘学子的心间。我知道大多数人对这梧桐树是既爱又恨,就像对这校园一样。

迎着凉爽的清风,踏着自在的脚步,怀着诗意般的心境,我独自一人散步于校园的林间小路,静静的思考着自己大学和生命,或低头沉思,或仰面遐想,也许,在若干年后,当我回想起这样一幅画面时,我也会被自己所感动。

猛然回首,我才发现原来我已经在这片宁静的校园里潜伏了六年,刚入大学时的青涩与稚嫩,仿佛就是昨天的回忆。在这六年里,我逐渐从懵懂走向成熟,其间的迷茫、困惑、悲伤与欢笑都一起写入了我成长的日记里。每当翻开日记本,捧在手心,我总感觉那些记忆都是沉甸甸的,也许,这就是成长吧!

近来,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当然,之前也有低年级的学弟学妹问起过类似的问题,简单的概括起来就是“我如何看待大学?”或者是“我的大学观”。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或多或少有过一些思考,现在我想把这些思考碎片做一个系统的总结,权作是对我大学生活的一份告慰,也希望能够和有此共鸣的同学进行一些灵魂深处的交流与对话。在我看来,对自己的思考和成长做阶段性的梳理,既是对过去负责,也是对未来负责。

归根到底,我的大学观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也可以说是围绕着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而展开,一是“我是谁”,二是“我该做什么”,前者是“思考”,后者是“行动”,换句话说,我的大学观的核心是讨论“思考”和“行动”的关系。我始终相信:“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而“方向”来源于智慧,智慧又来源于思考,思考为行动提供了高层次的指导,行动奠定了思考的基础,同时又可以及时的促进思考,二者就犹如大脑和双腿的关系一样。

“我是谁”——大学里最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古希腊大思想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在我看来,人生的反思首先应该从自我反思开始,真正的认识自己(“认识你自己”)。在心理学中,我们将这个问题定义为“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它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两个方面。自我观察是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以及人格特征的判断和评估,这是自我调价的重要条件。恰当的认识自我,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在自我认知的道路上,迈出第一步是需要勇气的,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走下去就更加难能可贵了。在大学校园里,有这样两种同学,一种同学不敢直面自己,整天浑浑噩噩,尽管他们对自己的状况不满意,有时甚至极端的厌恶自己,但是他们仍然摆出一副回天乏术的样子,干脆破罐子破摔;另一种同学则刚好相反,在大学里,他们是学生中的风云人物,是老师眼里的天之骄子,然而,当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这些“糊里糊涂”的成功并不是他们所希望时,他们一样也会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和迷茫。

大学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如果将大学校园比作一个大的公交车站,不同路的公交车代表这不同的人生选择,那么我们在大学里的选择其实可以看作是乘坐公交车一样。我们每个人该去哪个地方,该坐哪一路公交车,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盲目的跟风、随大流,只会使我们上错车,走错方向,最后只能眼睁睁的南辕北辙了,留下的只是一路的沮丧叹息和追悔莫及,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和教训实在太多了。

不论是“自我迷失”,还是“误入歧途”,说到底还是自我认知出现了问题。也许,有的人会说,“我是谁”原本就是一个不着边际的问题,它完全只是一种内心感受而已,又何必较真呢?其实不然,“我是谁”的确是每个人内心的一面镜子,但是它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外在的标准来度量。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度直接影响着他的生活状态,而生活状态又可以反过来反映一个人的自我认知程度。

在我的大学观里,一个人自我认知的第一步就是学会独立。独立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与家庭、社会保持独立,这是物质层面的独立,或者说是外在的独立;二是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内心世界,这是精神层面的独立,或者说是内在的独立。上大学之后,我们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独立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学生开始慢慢尝试经济的独立,更有甚者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为了完成资本的积累,有的同学耗费大量的时间做兼职,哪怕是占用自己的学习时间也在所不惜,还有的同学“拼命”的学习,既是为了成为“优秀”的大学生代表,也是为了那份“丰厚”的奖学金。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对于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大学里首先要学会的是省钱,而不是赚钱”,我颇为赞同,对于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当然是学习,切不可本末倒置。在面对奖学金的诱惑时,我曾经对自己说,在大学里,所有的奖励和奖学金都是可遇而不可求,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我们到底应该追求什么,一旦明白之后,只管放手、全力以赴的去做就行了。在我看来,大学生追求经济的独立固然可取,却不值得大肆宣扬。相对于物质层面的独立而言,我觉得精神层面的独立更为重要,也更为迫切。

独立意味着担当。对于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而言,“独立”二字显得格外沉重。相对于社会而言,学校是一个允许我们不成熟和犯错误的地方,她总能够以一颗博大的胸怀包容和接纳我们。然而,社会就不一样了,我们要为自己的“错误”或者“幼稚”买单,有时甚至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是否具有“担当”能力(也即对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敢于一肩担当,不逃避,不屈服)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学生慢慢走向独立,走向成熟的标志。

然而,对于大学生而言,仅仅有担当还是不够的,这只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已。一个真正意义上独立的人是需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内心世界,仅有外在的独立,而没有内在的独立,最终独立也只会流于表面形式,我称之为“伪独立”。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独立”二字是比较淡化的,也许这和儒家思想所宣扬的“仁”有着某种关联。从小学到大学,我们都一直被“为回报父母而读书”、“为社会、人民而读书”、“为成为合格的接班人而读书”等观念包裹着,可是我们什么时候真正提出过“为自己而读书”呢?难怪有的学者指责中国文化只有群体意识而无个人意识,鲁迅先生也指出“满口的仁义道德,其实就是‘吃人’两个字”,我现在愈发体会到鲁迅先生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只有个人意识觉醒了,民族意识才能真正觉醒,社会首先是要以每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为前提,其次才是独立个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仁”了,我认为这才是社会真正走向良性发展的先决条件。

大学是一片难得的净土,在这里,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抛开一切其它外在因素,从内心深处迸发出“为自己而存在”的呐喊!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为自己而存在”不是宣扬“个人中心”主义,而是一种深刻的自觉,就如同1810年柏林大学建校时威廉?冯?洪堡所提出的大学育人理念——“大学是培养受教育者自主、自觉、自律和自立的能力,从而使得受教育者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总是尽可能的做出正确而有意的选择”。大学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个体有自我意识,一切从“自己”开始,关注社会也得从关注“自己”开始。

除了独立之外,另一个与“自我认知”相关,而且直接影响着我们大学里的学习和生活的概念就是“优秀”。什么是“优秀”?如果苏格拉底还在世的话,他也许会和我们展开一场深刻的辩论,不过我觉得即使我们身边没有如此的思想巨匠,我们也还是可以在内心深处多做一些自我反省。从小学到高中,我们总习惯以成绩论英雄,自从进入大学之后,成绩的吸引力明显减弱了许多。有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位优秀的老师采用50种不同的方法教授同一个学生,而一位普通的老师可能会用同样的方法教50个学生。我想对于优秀的判定也是如此,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度量不同的人,而应该试着多用不同的尺子去度量同一个人,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鼓励和培养。这其中包含着我的一个教育理念,教育就是“挖掘”,挖掘学生的潜能,并使其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其实,在我的观念里,优秀是一种影响力,它能够使“近者悦,远者来”。一个优秀的人会有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着的人格魅力,孟子讲“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受孟子的启发,我对优秀的界定就是“充实溢美”。在大学里,我们每个人都在尽可能的追求“优秀”,而“优秀”的界定又直接影响着我们努力的方向,因此,我觉得对优秀的反思,也是大学里自我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是谁”是我的大学观的基础,它好比是我在大学里的地图,有了它的指引和向导,我才不至于迷失在大学的森林里。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明白“我是谁”)之后,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执行力,弄清楚“我应该做什么”,并执着的做下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我经常对低年级的同学说,年青人在20多岁时,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该干什么。“在干什么”是对自己当前生存状态的清醒认识,“该干什么”是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与洞见。青春年少,一个多梦的季节,倘若少了几分野性、激情和雄心,岂不是一件挺令人伤感的事情?

在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情时,我们经常要面临的就是理想和现实的问题,在我看来,大学里的学习和生活就是为了在自己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架起一道桥梁。面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时,有的人会向现实妥协,干脆跌进现实,打碎自己的梦,以“痞”为乐;有的人因无法承受现实的残酷,胆怯的缩回脚步,躲进自己的象牙塔里,自得其乐;当然,还有一批勇敢者,他们一只脚踏进泥泞的现实,一只脚踩入如梦如幻的理想,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奔走、呐喊,我最佩服的也是这批坚强而又执着的勇敢者。我喜欢读书,喜欢写文章,其实,在我每一次的思考背后都有非常鲜明的现实基础,我的理想主义是深深的扎根于现实的土壤。我非常喜欢邓晓芒老师那种“给打工仔、打工妹提供人生哲学”的治学精神。

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有的现实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也是无法绕过去的,我常称其为“现实的不可超越性”。面对此种境况,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立足于现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走得坚定,就像走在沙滩上一样,每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历久弥深,在身后绘出一道道美丽的成长轨迹。面对现实,我想我们首先要立足于现实,但更重要的是,在满足一定条件后,还要勇敢的超越现实。

在大学里,学习自然是大学里永恒的话题。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讲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我的理解里,大学之大,除了要有大师外,还要有“精神”——一种不屈从社会、维持其独立的精神。与以往任何时代的大学不同,随着信息的越来越透明化,共享度越来越高,现代大学在知识层面的教育的差距会逐渐缩小,最后大学之间的较量主要是“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较量。

在我的心目中,大学校园只不过是一个为我们提供安静学习环境的地方,我心目中的大学是没有边界的。有的时候,困住我们的不是校园的那道布满青苔的院墙,而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能够突破“围墙”的局限,我们便可以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里自由的学习和思考,接受更广义的大学教育,当然,这自然是要以良好的自我教育意识为基础。没有了大学“围墙”的束缚,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可以领略威廉?冯?洪堡、费希特、杜威等著名教育大家的风采,接受他们超前教育理念的洗礼,也可以重温五四运动时期,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时的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感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气,还可以仔细的聆听刘道玉老校长的教诲,感受武汉大学“蔡元培”的教育改革魄力。总之,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所生活、学习的大学校园只是一个“形”,而真正的大学(“神”)却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谈到学习,我们便会很容易联想到就业,找工作。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压力,我们不得不承认就业已然成为众多学子上大学读书的最直接的动力和原因,上大学就是为了更好的就业,从而更好的生活,这自然是无可厚非。然而,在我看来,我们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找工作,因为工作只是我们未来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关注的只是我们的职业技能,而大学关注的是我们完整的人,剔除职业技能以外,每个人还要有个人人格、精神追求等。我一再对自己说,我并不是一台工作的机器,而应该是有着自己独立生活追求的完整的人。也许有人会问,没有工作,没有生存能力,还哪有精力和时间谈些虚无缥缈的事情,这不是痴人说梦吗?这可能是对我前面观点的误解,尽管我谈到我们在大学里的学习不能为工作所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不考虑工作的事情,其实我所提到的学习已经涵盖了工作的内容,因为我相信,只要我们学得足够踏实,在成长的道路上付出了足够的汗水,有着非常深厚的沉淀和积累,工作的事情自然不用担心。

在读研之前,我就对自己说,我在计算机专业上的学习只能占用我一半的时间,我还需要用另一半宝贵的时间去积累,去沉淀我的梦。这并不是我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相反的,它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即使只花自己一半的时间学习计算机专业,也不能比其他人学得差,这反过来就要求我在绝对的总时间上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更多。曾经,我写过一篇日志“一个人的矛盾”——孤独的充实,现阶段我情愿做一只沉在池塘底的小石子,韬光养晦,而不愿意做游在水面的小鱼儿。

在我的观念里,大学不是一个阶段,拿到毕业证并不意味着大学生活的终结,自从与大学相遇,我们就结下不解之缘,它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生命里。“大学生活”,不仅仅是指局限在大学校园里的生活,它应该是一种生活的状态。在这种生活状态下,我们珍惜时间,迷恋阅读,怀着一颗强烈的求知心态,每天都充实的生活着。这些事情一旦都习以为常,就形成了我们特有的生活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习惯吧,我觉得这是“上大学”和“没上大学”的根本区别。

在我的大学观里,“奋斗”与“沉淀”是永恒的主旋律。面对过去六年的大学生活,我无怨无悔,面对未来的挑战,我充满信心,满怀期待。这就是我的大学,我的大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