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与分布计算实验室

我的思想之路——思想的声音(一)

作者:
  • 李成洲
内容:

从2010年12月份开始,我便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对人文保持高度关注的支点在哪里”。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这是对杠杆原理的形象描述,其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是我们没有找到自己的“支点”罢了,在我看来,“支点”就是我们生命的重心和意义之所在,也可以说是我们“立命”的基础,有了它的存在,一切会因此而改变。

读研之后,我开始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没想到竟然一发不可收拾,后来书籍渐渐成为我每天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没有它们的滋养,我的生活便会索然无味。就这样,我终日与书为友。有一天,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让我寝食难安的问题——“我为何阅读?我为什么关注人文?”是啊,以前,我很少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因为那时候我觉得对人文的关注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心之所想而已,把“人文”看作是自己综合素质和内在修养的一部分。随着我阅读的不断深入,我慢慢发现对“人文”的要求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只是如此,我就犹如只是一只漏斗而已,虽然装过很多,可是到头来却是一场空,没有自己沉淀的东西。这对于我而言是一场空前的危机,一时间我陷入了无尽的迷茫之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之后,我开始慢慢尝试做一些学究性的探索,尽管我每周还是一如既往的去逛图书馆,但是和之前借书的情况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前我阅读多半是信马由缰,是兴趣式阅读,像逛菜市场一样,尽挑自己喜欢的,这种“随意”有一个极大的弊病,那就是我对每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都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长此以往,不利于我知识和思维的进一步提高。后来啊,我每次去图书馆的目的很明确,所借之书更具有针对性,在阅读的道路上,我自认为迈出了一大步,开始了真正的学究式的阅读。这种学究式的阅读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又开始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每次读到前辈们深刻的文字和深邃的思想时,我都有一种望洋向若的感叹,先贤们的思想博大精深,我穷尽毕生之心力都难以望其项背,更何况我现在还是半道出家的。在孤独和无助中,我开始挣扎着,继续这么走下去吧,我注定会无功而返,一无所获,一旦掉头往回走,我又觉得心有不甘,那个时候,我真的是进退维谷。

在这种犹豫和矛盾中,我挣扎了许久,直到有一天我突发奇想,何不将二者结合起来,既保持以前兴趣式阅读的轻松自在,又继续后来学究式阅读的深刻反思。这一路走来,我突然觉得佛家的一句禅语最适合表达我此时此刻得感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此第一境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此第二境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山更青,水更绿,此第三境”,我不敢妄言自己达到了什么境界,只是觉得这样一段心路是很值得珍藏的,弥足珍贵。

从2010年12月份开始,我就在酝酿一个想法,能否将自己过去的阅读和思考进行归纳和梳理,使之更加系统,更加完善。终于到了2011年元旦,我将自己的这个想法付诸实践,打算将之前的阅读心得和所思所感整理成小册子的形式。斟酌许久之后,我最后敲定小册子的名称为“思想的声音——有一种力量叫思想”,当然,这不是我原创的,是我在邓晓芒教授的网站上看到的,只不过觉得它最合我意罢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便开始了真正的“一个人,一支笔,一本书,一个安静的世界”的写作生活。在那段时间里,我完全沉浸在写作的天地里,与时间赛跑,因为我想在春节之前对过去一年的阅读和思考做一个交代,时不我与啊。也许,真的是兴趣使然,我每天写几页纸的文字,手都肿的不能拿筷子了,中性笔芯几乎是一天一支,但是这些我都全然感觉不到,也无暇顾及这些吧。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渐渐有了些初步的成果。

从今开始,我打算把一段时间的所思所感,转载于日志,一是对自己成长的告慰,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心路历程,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感动;二是期盼有相同感触的同学、朋友一起思考、交流。每个个体是独立的、封闭的,这是自我精神独立的需要,但同时又是开放的、相互联系的,这又是进一步学习和成长的需要。

下面是我过去所写16篇文章的题目以及大意,“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以期有志于此的朋友共论之。

第一篇,“浅谈国学”。“国学”一词,扑朔迷离,对于我辈而言,由于隆冬之晨雾,无形无相,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从上个世纪初一直到现在,“国学”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一直都在上演着一场又一场激烈的论争,近年来,又一股“国学热”开始席卷神州大地,身处其中,我们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一时难以接受反对者们无情的控诉和批判,同时又无法认同支持者们肆意的鼓吹和颂扬,所以我得踏着自己的脚步,去一步步了解何为“国学”,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我才开始有了对“国学”的探究。

第二篇,“中华文化的脉络和灵魂”。这篇文章是受启发于余秋雨老师而作的,长期以来我们总以“上下五千年”、“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等自居,那么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名族何以延续而不中断?又何以在近代西方文明的侵略之下如此的不堪一击呢?从“轴心时代”开始中国文化又是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些都是一些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三篇,“重读先秦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但又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思想一直深深的影响着后世,尤其是儒家思想。其实,在百家之中,不仅仅有儒家而已,还有其他一些不为人们所熟悉的思想,它们都曾与儒家思想有过激烈的交锋。根据它们的特点,我大致做以下概括:“挥之不去的儒家”,“玄妙莫测的道家”,“费力不讨好的墨家”,“悲剧的法家”,“被误读和遗忘的杨朱”,这些思想都是原汤原汁,没有任何的调味料,读取来格外令人回味。

第四篇,“四书五经的现代价值”。在现在的年轻人中,熟悉四书五经的或许不多,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书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这所谓的“四书五经”是从何而来?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它们何以如此广为人知,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之书?在近百年来,又为何要“废除四书五经”?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只是偏听偏信,正确认识“四书五经”的时代价值和局限性,是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有的客观而理性的态度。

第五篇,“儒和道的对弈”。自先秦以来,儒家和道家就一直在争论不休,互相攻其软肋,只不过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王朝里,儒家思想一直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正统的思想,而道家思想则只能游走民间。但是,在我看来,儒道两家都有可取之处,它们宛如从古至今的对弈者,这场对弈从未中断,而且还会继续下去。这场对弈中的目的不是分出孰高孰低,而是彼此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它们是难得的弈友。

第六篇,“两千年的崎岖与坎坷——浅谈儒学发展的历程”。儒家思想创造了世界文明的奇迹,从古至今从未有过中断。但是,在这两千年里,儒家也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按照儒家的发展历程,可以将它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儒家的发源——先秦儒家”,“两汉儒学”,“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学”,每个阶段都是儒家发展的里程碑。儒家思想从原来的为士大夫阶层服务,以“教”为主,到后来两汉时“政教”统一,再到宋明时理学、心学之发展,最后到现在的“新儒学”,这个过程是异常曲折的,熟悉和了解这个过程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儒家思想。

第七篇,“儒家的境界和归宿”。我们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只要提到那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人们都知道那便一定是孔子。我认为儒家在修身方面确实能够给我诸多思考和启发,例如在《孟子?尽心下》中,孟子对做人境界的划分,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这是孟子对人生境界的划分,我受其启发,也凝练出自己的处世为人准则——“充实溢美,感而化之”。后来,北宋大儒张横渠有四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又是何等的豪迈和令人振奋。儒家在做人处事方面,的确能够给我带来极大的精神鼓励,但同时又背负着极大的精神负担。

第八篇,“从金庸小说看雅俗共赏与中国传统文化”。“凡有华人处,皆有金庸书”,金庸之武侠小说真可谓人尽皆知,他的小说不仅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同时又能够做到雅俗共赏,这在小说界是一个传奇。我常思考在雅俗共赏的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原因呢?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我定义了人的“雅”与“俗”两重人格,用“合而彰”原理进行解释。当然,我探讨这个雅与俗不是最终目的,我是希望通过这些探讨,让我真正认识什么是雅,什么是俗,然后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处理雅俗的关系,也即处事为人的问题。金庸的小说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释”,他用文学的形式揭示着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极具启发性。

第九篇,“重读西方哲学史”。任何一门学科,在深入了解它之前,首先必须熟悉它的历史,哲学亦是如此。哲学大致经历了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和现代哲学五个阶段,学哲学,一定要读哲学史,正如弗兰西斯?培根所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第十篇,“我眼中的哲学”。在我看来,哲学追求的是一种突破的超越和理性的提升,哲学追求的是一种贯通的判断力,哲学追求的是一种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这些都是眼里的哲学。我曾用这样一个例子来比喻我们的学习,对于我们而言,任何一门学科或者学问都是一片奇特的风景,我们每个人都是观光者,不同的观光者看风景的心情和眼光是不一样的,大家各取所需就行了,因此,我认为一个人对待学习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他/她所获取的知识和学问。

第十一篇,“杜维明先生的‘对话’哲学”。杜维明教授是“文化中国”的重要弘扬者之一,他也是新儒学的代表人之一。他认为,全球化的同时也加速了局部化,我是认同这一说法的,局部化也就是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多元化和多样性,既然如此,就必然存在文化和文明的冲突,杜维明教授提倡以“对话”的方式取代“冲突”,而且他一再强调儒家思想可以为这种对话提供丰富的资源,因为儒家思想是一种具有涵盖性的思想。在我看来,从杜教授的“对话”哲学中,我一样可以把它移植于生活,形成生活中的“对话”哲学。

第十二篇,“工具理性浅析”。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了“合理性”的概念,韦伯将这种“合理性”分为两类,即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后来法兰克福派将其发展成为判断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创立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其实,关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中国早就有过这方面的议论,只是未加以抽象和概括,也即未认识到其本质。通过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析,我认识到一个道理,打破学科界限,形成普通的判断力和贯通性认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第十三篇,“浅析我心目中的教育”。一直以来,我都想系统的总结一下心中所理解的教育理念,可是,当我真正拿起笔想写点文字时,却又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写完之后,捧起来读读,心中又不免泛起了“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忧伤,的确,因为常思之,所以格外在意。在我看来,教育首要的目标是让学生“独立成人”,其次是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思维模式,例如:学习和反思的思维模式,我觉得还是洪堡概括得好,教育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学会自主、自觉、自律、自立,使受教育者在面对现实时能够做出正确的、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本无“常规”,只要有一个“中心”就行了,“中心”就是受教育者。

第十四篇,“论家——记2011年2月3日第二次大家庭会议”。这是我在自己家庭大会上一番论述,目的是希望通过分享我对家的理解,让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更加珍惜家,珍惜难得的团聚。在我看来,家最重要的意义是平安、健康和团圆;家是大家的依靠;家是必须的,而不是勉强的;家是包容的;家是共同的;家是“围炉闲话家常”的氛围。一个人对家的认识,往往决定他对待家的态度,家的幸福指数与家中的每个成员休戚相关。

第十五篇,“为什么要关注人文”。这是我长期以来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人们常有这样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越是喜爱和在意的事情,越难用言语表达出来,我对人文之关注亦是如此。但是,如果非要问为什么,我只好说关注人文,其实就是关注自己,在关注人文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反思自己的生命,除此之外,人文有助于我形成一种客观、理性的分析力和判断力;人文可以美化我的人格,提升我生活的品味;人文帮助我寻找“安身立命”的基础,总之“人文”已经与我的生活和生命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第十六篇,“我读邓晓芒(一)”。邓晓芒教授是我最敬佩的学者之一,他的演讲总能让我享受醍醐灌顶之乐,他的文字读起来酣畅淋漓、震撼心扉,也许这就是作为一个哲学家的深度和魅力。“我读邓晓芒”是一个系列,今后我会一直持续下去。在本篇中,我主要就最近重点读的三篇文章进行分析——《中西生死观比较》、《我们为什么没有信仰》和《对有毒食品泛滥的文化反思》,这三篇文章确实太深刻了,以至于很多精彩的文字我直接抄录过来,就我目前的水平还难以发表过多的议论,我的文字放置其中,反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我不得不说,思想到了一定的深度,不仅是力量,更是一种美。

以上十六篇文章,是我从2011年元旦到现在,根据自己的所思所得而整理形成的文字。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这些文字是百无一用的,有的人会觉得这是自寻烦恼,有的甚至觉得这是班门弄斧,但是,个中之乐也只有我最能明白,“不足与外人道也”。 我对这些问题的反思,都是有其对应的现实基础的。随着对这些问题思考的不断深入,我渐渐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支点”,面对生活现实,我更加淡定,更加从容,同时也更加执着。

我曾跟同学说,现在我只想做沉入水底的小石头,远离浮躁和风光,静心的沉淀和修养,不愿做游在水面的鱼儿。的确,现在乃至今后的若干年内,我都是以沉淀为主。也许,这也是在沉淀自己的生命吧!